
为提升儿童心理韧性、普及音乐治疗理念,7月9日至 16日,音乐舞蹈学院“踏歌疗心・音悦疗愈”志愿队开展为期一周的音乐治疗心理支持实践活动,以专业志愿服务探索低成本心理干预新模式。
志愿者通过心理健康测评发现,部分小朋友存在学业压力、社交倦怠等“情绪涟漪”,个别案例显现自我否定等心理风险。据此,团队提供“微小成就清单”“情绪日记”等简易干预技巧,并明确专业介入阈值。
在核心疗愈环节,志愿者们设计开展了多元音乐活动。自由乐器即兴演奏让小朋友们在旋律中宣泄压力,流行歌曲歌词改写成为情感表达的“安全出口”,集体作曲与乐器合奏则通过协作打破社交壁垒。一位参与孩子分享:“音乐响起来时,烦恼像被‘静音’了。”家长们也给予实践团队积极反馈:“平时沉默的孩子在节奏弹奏中明显放松下来了。”
此次实践活动中,志愿队将专业心理支持与公益服务相结合,不仅缓解了小朋友们的焦虑情绪、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更验证了音乐治疗作为“非语言心理干预”手段的可行性。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音乐心理治疗实践,推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干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