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文学院保安腰刀锻制技艺非遗保护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5日赴临夏州积石山县,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实践团聚焦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马洒力,通过镜头记录其制刀日常与技艺细节,完成传承人口述史记录与整理。兼具“传承人之子”与“非遗保护专业学生”双重身份的马玉忠说:“要让课堂理论与父辈技艺结合,让传统焕发新生。”在非遗扶贫工坊,成员们见证了腰刀经选钢、煅烧、千锤锻打至抛光的蜕变,感悟工匠精神,为后续技艺研究与传承创新积累第一手资料。

实践团还与积石山县文化馆、文旅局非遗中心深入交流。文化馆介绍了保安族刺绣、“花儿”等非遗项目,共同探讨保护困境;非遗中心分享了文献留存、传习所建设等举措,师生就腰刀市场拓展、文创开发建言献策。

此次实践以“三下乡”为载体,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青年方案,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这一凝聚民族智慧的文化符号,在守正创新中延续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