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7日,新闻传播学院“同心同梦语润甘南”推普实践团在舟曲县开展实践活动,将推普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根植校园,启智润心。在舟曲县大川镇九年制学校,团队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引导百名学生用普通话畅谈梦想。“我想当医生”“带爸妈去北京”…… 一句句稚嫩童声直抵人心,生动展现了语言赋能成长的积极力量。带队老师感慨道:“推普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为乡村孩子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

赋能文化,焕活传统。实践团拜访书法家奂俊昌先生,在笔墨交流中体悟“方言是根,普通话是桥”的文化传播理念,与实践团共商当地楹联文化与推普的创新之路;在民俗博物馆,成员以标准普通话生动解说,让静态展品“活”起来;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实践团接力用普通话讲述救灾故事,传递不屈精神。

扎根基层,助力产业。实践团深入福津山水居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的老年居民开展情景化普通话教学,并走访土桥子村调研普通话能力对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的实际促进作用,探索语言助力产业发展的路径。

此次实践活动紧密响应国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当地民俗与红色文化,创新性地将推普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激活文化、赋能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