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18 | 来源:团委 | 浏览:
466 次
[ 字体:
小
中
大 ]
7月20日,兰州文理学院“非遗助农产业营销”指导实践团队来到庆阳北石窟寺,感受丝路文化,探寻当地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走进北石窟寺,感受丝路文化
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位于庆阳市西峰区东南的茹河和浦河交汇处,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是泾川南石窟寺的姊妹窟,丝路北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1500多年后的今天,北石窟寺作为陇东地区一处窟群集中、造像数量巨大、历史信息丰富、艺术价值极高、延续时间很长的典型石窟文化遗存,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来到北石窟寺,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栈道,感受丝路上的石窟文化。流连于栈道之上,其上书写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让实践队员们为之震撼。弘扬莫高精神,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成为实践队员们的新愿景。
助力文化传承,探寻非遗转化
走出北石窟,实践团队和当地养蜂业负责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转化及商业模式探讨。对方表示,自己虽然将蜂蜜与北石窟佛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北石窟蜂蜜”品牌,但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规划,十分迷茫,希望实践团队能给予专业指导。在深入了解对方品牌理念、市场销路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司马宏昊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让品牌年轻化,扩大受众群体,打破以往针对中老年人营销的局限,走差异化路线,分人群营销,如孕妇群体、饮酒群体、护肤群体等;其次是包装,针对年轻人需求提升产品包装的附加值,可以做成随身携带的小包装,随时随地享用;第三是要将丝路文化和非遗文化相融合,创作有特色的广告语,加强网络营销和线下广告营销,扩大品牌的传播力和知名度。
“真的很感谢你们的指导,我现在有了新的思路,希望你们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帮助我们把本地品牌做起来,谢谢你们呀!”非遗传承人激动地说道。
此番行程将近尾声,实践队员们也收获颇丰。大家认识到,“非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机遇。因此,以“一带一路”的视角去探索和挖掘能够体现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优秀基因、智慧元素,通过“文化先行”“文化互融”的方式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以“非遗”反哺“一带一路”发展,对各地乃至全国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