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9-01 | 来源:兰州文理学院-团委 | 浏览:
321 次
[ 字体:
小
中
大 ]
近日,我校为期一个多月的“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查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调查活动由科技处、校团委组织,文学院王万鹏教授牵头指导。活动期间,从全校范围内招募的29名青年志愿者根据生源地和个人兴趣分成兰州白银定西组、天水陇南组、平凉庆阳组、甘南临夏组及河西五市组五个小分队,小分队内部又分成2-3个调查小组,对全省范围内13名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涉及的“非遗”项目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天水雕漆、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凉州贤孝、武都高山戏,以及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民间小调、崆峒武术、临夏刻葫芦、洮砚制作技艺、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曹氏中医正骨法,等等。采访过程中,征得传承人同意后,调查队员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和谈话录音,整理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走笔”30余篇。活动受到每日甘肃网、中国新闻网(甘肃)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实践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非遗”传承人们的积极配合,是我校青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实地调研后的非虚构写作“讲好甘肃故事”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实践,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陇原大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感受到了每一位传承人对于所从事“非遗”项目的热爱与执着,以及渴望将其保护传承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了解到“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启发了如何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进一步增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此次活动,师生们也积累了调研经验,为今后继续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和调研成果集的编撰出版奠定了基础。
(撰稿:何文钦 摄影:“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