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查系列报道(四)——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走访调查

日期:2018-08-26   |  来源:兰州文理学院-团委   |  浏览:186 次 [ 字体:       ]

近日,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调查团兰州市调查小组的三名志愿者来到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对黄河大水车制作工艺的传承人苏善来先生进行了走访。

“黄河大水车”又名“天车”、“老虎车”等,是兰州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工具,也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虽有黄河穿城而过,但因灌溉技术限制,农业发展长期滞后。明朝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中进士后,在南方多地为官,对南方的木质筒车产生极大兴趣。回兰州后,致力于通过仿制水车极大的提高了兰州地区的农业灌溉技术,从而改变兰州农业现状,大大推动了兰州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之后,该技术还被推广至黄河沿岸很多地区,造福多地百姓,兰州“水车故里”的美称自此而来。1952年,兰州黄河岸边仍有水车252辆,自电力灌溉技术普遍应用后,水车逐年减少,制作者后继乏人,面临濒危状况。2006年,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志愿者了解到,苏善来先生的家乡在兰州市西固区新城镇下川村,他出身水车制作世家,家族几代人都是黄河大水车的“做头”(即指导水车制作的工程师)。苏先生自16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黄河大水车制作工艺,今年53岁的他已经和黄河大水车打了近四十年的交道。现在大叔身体硬朗,依然每天在研究改进水车制作工艺。因为水车曾经改变了下川村的农业发展,村民对黄河大水车都有着很深的情感,时至今日,村里还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荷兰的风车,兰州的水车”。很多年轻人都对黄河大水车制作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黄河大水车的制作对场地要求较高,因此苏善来先生至今还在为建立传习所而奔波。

访谈结束后,志愿者们感慨颇深,兰州黄河大水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对兰州及黄河下游人民的贡献巨大,如今,黄河大水车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更是成为了兰州人心中的一份羁绊,一个独特的记忆符号。但对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困难重重,庆幸的是,我们的传承人和一些文化工作者还在努力守护着,探索着,让黄河上转动的水车永不停歇。



(撰稿、摄影:张雨成 张宝强 何志强)


团学要闻